首页 资料 姑苏区 其他 苏州丝绸博物馆丝绸历史
苏州丝绸博物馆丝绸历史

手机扫一扫查看

苏州丝绸博物馆丝绸历史

一键纠错
介绍

苏州丝绸博物馆丝绸历史

前言

中国是世界丝绸文明的发源地。华夏先民在六千年前左右开始栽桑养蚕、缫丝织绸,创造了早期的丝绸文明,孕育了丰富的丝绸文化。丝绸成为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元前四、五世纪开始,绚丽的丝绸通过“丝绸之路”逐渐传播到亚、欧、非各地,对世界文明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丝绸之府,苏城为先。唐宋而后,这里成为全国丝绸织造的重要中心,丝织工艺精湛。明清时期,苏州民间丝织蓬勃发展,万户机声,遍及城郊,官营织造领先全国。锦绣中华,衣被天下。

绿源先天下

中国丝绸源远流长,在殷商时期的甲骨文中,已经出现桑、蚕、丝、帛等字。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和社会经济形态发生了巨大变化,铁制工具的普遍使用为农业生产带来了质的飞跃,蚕桑丝织业受到重视,发展农桑成为富国强民的重要国策。丝绸生产的专业分工更加明显,织造技术达到了较高的水平。长江下游的苏州地区是我国蚕桑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该区域出土的新石器时代织物,见证了苏州丝绸历史的悠久,在中国丝绸文明史上大放异彩。

湖山千古遗丝话

太湖流域,山川秀丽,人文荟萃。迄今发现的众多遗址表明早在五、六千年前,先民们就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创造了灿烂的早期丝绸纺织文明,为人类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苏州草鞋山文化遗址

一九七三年,在唯亭镇陵南村阳澄湖南岸草鞋山遗址中,出土了已炭化的葛布,以及陶制纺轮、骨制梭形器、木制绞纱棒等纺织工具和缝纫工具,说明该区域的先民,早在五、六千年前就懂得了纺织的专业技术。

湖州钱山漾文化遗址

一九五八年,在北濒太湖的浙江湖州钱山漾新石器遗址中,出土了丝线、丝带等丝织物品,其中的丝织品经鉴定是以家蚕捻合的长丝为经纬交织而成的平纹织物,其表面细致光洁,丝缕清晰,显示江南地区的先民在五千年前就完成了从认识野蚕、利用野蚕茧丝到驯养家蚕并掌握缫丝织绸技术的历史过程,为世界早期丝绸文明留下了重要的佐证。

苏州吴江梅堰文化遗址

一九五九年,在吴江梅堰镇的新石器遗址中,发掘出土和采集了诸多遗物,其中有扁平圆形纺轮七件。在出土的陶器纹饰上,有两条蚕形纹饰,说明当时有了蚕桑的生产。经鉴定,它们的历史距今四千年以上。

吴楚争桑起烽烟

据《史记·吴太伯世家》记载,吴王僚九年(公元前五一八年),楚国边邑与吴国边邑为争采桑叶发生纠纷,并引起楚国和吴国边民械斗,于是吴王僚遂派公子光(即后来的吴王阖闾)攻打楚国。这是中国古代文献记载的最早因争桑而引发的战争,即“争桑之战”。

吴宫锦锈生光华

商末周太王之子泰伯三让天下,避居江南,建立勾吴国。经过周代丝绸生产的普及,春秋时期,苏州成为吴国的国都,生产技艺达到了新的水平。据汉代刘向《说苑》记载,吴王僚执政时,晋国的国君晋平公派老臣叔向出使吴国。对叔向的到来,吴人举行了盛大的仪式:“吴人拭舟以逆之,左五百人,右五百人,有绣衣而豹裘者,有锦衣而狐裘者。”可见,当时已有华贵的锦绣服饰。

丝脉通天涯

秦汉魏晋南北朝

西汉时期,丝绸的生产重心在黄河中下游地区。东汉开始,西南地区的蜀锦成为全国闻名的丝绸产品。汉武帝北击匈奴,控制了通向西域的河西走廊。张骞两次出使西域,打通了中原内地通向西域并连贯欧亚大陆的丝绸之路。此后,中国的蚕丝与丝绸源源不断地通过丝绸之路输往中亚、西亚并到达欧洲。魏晋南北朝时期虽然社会动荡、政局多变,但丝绸品种依然迭出,纹样纷呈。

丝品尊华夏

隋唐五代十国

隋唐时期,国家强盛、经济发达、商业繁荣。文化上的开放,显示了这一时期雍容大度、兼蓄并包的风格。丝绸生产技术在吸收大量中亚、西亚地区文化艺术的基础上,形成了新的风貌。唐代后期,江南地区的丝绸生产规模不断扩大,贸易也呈现出少有的兴盛。杜少陵《昔游》诗曰:“吴门持粟帛,泛海凌蓬莱。”

丝风锈清雅

宋元

宋元时期,全国丝绸生产重心转移至江南地区。宋朝的官营丝绸生产与民间丝织业十分发达,生产技术已臻于完善,形成了一整套从栽桑、养蚕至牵经、络纬、上机织造的技术体系。丝绸种类繁多,新品迭见,锦罗成为主要丝绸产品。贸易方面,中国的生丝与丝绸,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输往世界各地。时至元代中期后,丝绸产区格局有较大变化,北方地区的丝绸生产衰落,江南地区变得更为重要。

吴王曹母贵天下

元代,曾在苏州自称吴王的张士诚之母曹氏亡故后,葬于苏州盘门外。上世纪六十年代在曹氏墓葬中出土了大量的元代丝织品,有锦、缎、绫、绢等衣物被褥,纹饰图案极为精致,有凤戏牡丹、喜鹊栖枝、梅兰竹菊等。

佛塔经卷印苍华

虎丘塔,北宋初建成,距今已有一千多年。一九五六年三月在塔第一层与第二层之间发现一经箱,箱内放有经卷七卷,各卷外面用绢质经袱包裹一层至四层不等,为绢、绫、锦等织物。

丝资开风化

明代

明代伊始,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重农崇俭,促进了社会繁荣,带动了丝织业格局的变迁,形成以江南为中心的密集生产区域,其中苏、杭、松、嘉、湖为五大丝绸重镇,并在民间丝织业中孕育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在官营丝织业中,除在南京与北京设立中央染织机构外还分别在苏州、杭州等地设立地方染织局。

姑苏半城万户机声

明代,苏州逐渐发展成为中国丝绸的重要产区之一,不仅拥有规模巨大的官营丝织业手工工场——苏州织造局,民间丝织业也有了巨大发展。据《吴邑志》记载:“绫锦纻丝纱罗绢绸,皆出郡城机房,产兼两邑,而东城为盛,比户皆工织作,转贸四方,吴之大资也。”

机户出资机工出力

明代,在简单作坊生产的基础上,丝织业出现了雇佣和被雇佣的生产关系。机户拥有大量资金和几台至几十台织机,开设“机房”,雇佣工人进行生产,机工计时向机户领取工钱,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由此逐渐萌发。

投身丝业家道殷实

明代苏州民间丝织业的生产情况,可从冯梦龙《警世恒言·施润泽滩阙遇友》小说中一窥究竟。书中写到:“说这苏州府吴江县离城七十里,有个乡镇,地名盛泽。镇上居民稠广,土俗淳朴,俱以蚕桑为业。男女勤谨,络纬机杼之声,通宵彻夜……这盛泽镇上有一人,姓施,名复,浑家喻氏,夫妻两口,别无男女。家中开张绸机,每年养几筐蚕儿,妻络夫织,甚好过活。”行文虽为小说家言,但却反映了明代民间丝织生产方式的一些真确事实。

丝光映江南

清代

清康熙朝起,天下安定,朝廷采用鼓励措施,丝绸生产获得较快发展。清代官营织造形成了以江宁织造局、苏州织造局和杭州织造局合称“江南三织造”的格局,负责供应宫廷和官府需要的丝织品。民间丝织业生产规模有所扩大,专业性分工和地区性分工更加明显,涌现出一批繁荣的丝绸专业城镇,产品种类繁多,内销市场繁荣。此外清代丝绸在艺术风格上取得了长足进步,丝绸纹样在构图布局、造型设计等方面更显细腻秀丽。

公平买卖雇募工匠

清代官营体系原料以采买为主。在乾隆二十年署理户部尚书阿里衮的奏折中写道:“三处织造,每年需用丝斤,向系差委司库等员,带同书役,前往浙省之杭、嘉、湖三府,按照实价,公平采买,以供织作。”此外废除了明代的籍匠制度,顺治二年宣布“令各省具除匠籍为民”。自此手工业者从世袭匠籍制度的人身束缚下解放出来,减轻了负担,提高了生产积极性。

清代苏州民间丝织业在乾嘉时期达到了高峰。据清《苏州府志》载:“郡城之东,皆习机业。织文为缎,方空曰纱。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有他故,则唤无主之匠代之,曰唤我。无主者,黎明立桥以待。锻工立花桥,纱工立广化寺桥,以车纺丝者曰车匠,立濂溪坊。

苏州古代丝绸遗迹今何在

苏州城市的形成和壮大,与丝绸业的发展息息相关。如今的苏州仍留有着十分丰富的丝绸历史文化遗存,这是苏州拥有的一笔宝贵财富,也印证着苏州千年“丝绸之府”的历史记忆。

东南之利三吴为最

明清时期,苏州传统丝绸手工业进入顶峰时期。民间手工作坊逐渐增多,规模渐趋扩大,苏州及周边地区遍地蚕桑,满目锦绣,苏州织造局的生产规模更是领先全国,织造府衙官机如果应接不暇,还需将缎纱工料下发民间,由民间机户承造。一时间,“罗、绮、绢、纻,以三吴为最多。”

江南都会万家烟火

苏州府所管辖的地区,明代中叶为二十三个镇、二十二个市,到清中期已增加到六十一个镇、五十九个市。阊门一带“人居稠密,五方杂处”,为当时苏州最盛之地。乾隆朝民间就有“东南财富,姑苏最重;东南水利,姑苏最要;东南人士,姑苏最盛”的说法。苏州城市的发展以及周边市镇群体的崛起,与蚕桑丝绸业的迅速发展有密切关系。

商贾云集绸庄林立

清乾隆年间,丝行、丝帐房、纱缎庄以及行会公所、会馆等经贸商业和辅助行业林立,丝绸生产和丝绸贸易呈现出一派繁华景象。

天下衣被多赖此乡

苏州吴江的盛泽和震泽,明以前,村乡萧条,村民不过数十家。后丝绸版图变迁,生产重心南移,两镇丝织业发展迅速,到明清时期已是重要的绫罗绸缎出产地,逐渐成为江南丝织大镇,富商大贾携万金而来,摩肩联袂,镇如都市。

丝路近天涯

古代丝绸对外传播

自秦代,苏州便开始了长达千百年的丝绸对外传播史,而苏州的丝绸文化,也借助传播的力量得到了延续和发展。不仅如此,丝绸的对外贸易,也成为了苏州乃至华夏文明对外传播的途径和渠道。

本站声明: 本站《苏州丝绸博物馆丝绸历史》由"浪子."网友投稿,仅作为展示之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会尽快删除。

本周热门资讯 更多
合集专区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