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料 苏州市 其他 苏州蚕农的习俗
苏州蚕农的习俗

手机扫一扫查看

苏州蚕农的习俗

一键纠错
介绍

苏州是著名的丝绸之乡,历来是中国丝绸生产和丝绸贸易较为发达的地区之一。精湛的加工技艺,丰富的丝绸品种,使这一源远流长的生产技术,与苏州人的日常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独特的传统文化。同时它又和苏州的城市发展结下了不解之缘,为苏州的地方经济作出了很大贡献。苏州的蚕桑丝绸文化在国内外交往发展中,更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秦汉以来,随着社会生产关系的变化和生产力的发展,民间普遍养蚕织绸,一家一户、男耕女织的生产方式成为了当时蚕桑丝绸生产的主要形式。到三国东吴时期,江东丝绸的发展出现过一次高潮,丝绸产品被大量地生产。

宋元时代,随着皇室的南渡和全国经济中心的南移,南方的经济、文化在历史上出现了一次空前的大发展,太湖流域特别是苏州的丝绸业,从此也开始进入了一个崭新的繁荣时期。传统的蚕桑丝绸业,之所以能在当时苏州一带迅速繁荣起来,并占有全国丝绸生产以及当地经济发展的较大比重,不仅是由于这里有着良好的地理条件,更重要的是在战乱和历史的变迁中,相对稳定的南方经济、文化发展面临较好的历史机遇,同时,也得益于苏州一带具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当时的丝绸,除了用于日常的衣用服饰外,还大量地运用到非服饰用的领域,如宗教礼仪方面,装饰与绘画方面,以及书画的装帧上等等。

明清苏州的丝绸业,延续了元代官府织染局和民间共同发展的格局,在生产规模、技术水平、产品种类以及对外贸易等方面均超越了前朝。明永乐年间,郑和从苏州刘家港出发七下西洋,就曾带去成批的丝绸和丝绸制品,进行了大量的物对物贸易。清康熙至乾隆年间,苏州织造局的生产规模是全国之冠,苏州传统丝绸手工业进入顶峰时期。

江南蚕桑种植的区域,主要集中在苏州沿太湖地区和浙江杭嘉湖地区,苏州就名副其实地成了明清时期江南蚕桑丝绸的重要郡城。在当时的农村中,“田”一般用于种植粮食作物,而“地”主要是种植桑树等经济作物,种桑养蚕规模的不断扩大,曾一度出现了田降地升、田地面积互为消长的现象,男女老少,“桑柘遍野,无人不习蚕”,因此蚕桑丝绸业在当时苏州农村经济中已到了举足轻重的地步。农村中的妇女对此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女未及笄,即习育蚕,蚕家女儿自幼就在母亲的悉心指导下,学会养蚕做丝的技艺,女儿出阁,还要将栽桑、饲蚕、缫丝等娴熟自如的技艺带到婆家,以使精湛的技艺得以世代相传。因此,在苏州周边的农村中,重男轻女的传统观念,比纯耕作区的广大农村来说,相对要淡薄得多。苏州周边农村在饲养家蚕上,主要有“头蚕”和“二蚕”两个季节,它相当于现在的春蚕和夏蚕。春蚕季节农村中一般称作“上忙”,而稻作季节习惯上称作“下忙”,蚕稻两作,对农民的经济生活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民间就有“春茧半年粮”的说法,这充分反映了明清时期苏州农村蚕桑生产的规模。

苏州民间还形成了关于蚕桑的种种习俗。如养蚕的妇女要用红纸折剪成纸花,插在鬓发上,或者到庙会上买些专门的绢花来作发饰,称为“戴蚕花”,以增添蚕期的气氛,又将这种蚕花作为吉祥物用到婚嫁迎亲等礼仪场合,像“竖蚕花竹”“坐蚕花床”等等。每年三月开春时节,农村里就要开始忙于养蚕了,养蚕前除了蚕室内要掸尘刷墙外,还有一项十分重要的事,就是拜蚕神,要祈求神灵,保佑蚕事一切顺利,出茧丰收。吴江盛泽的先蚕祠遗址,就是拜蚕神的祠庙,当地人称它为“蚕花殿”。在养蚕时从孵蚁到结茧,蚕户家家要闭户,停止一切交往,孵蚁时蚕娘必须少言寡语,孤眠净身,消除杂念,人们不可打扰她。乾隆《震泽县志》称三四月为蚕月,“禁喧阗,忌亲朋来往”,谓之“蚕关门”。这一风俗,在客观上可防止蚕病的传染蔓延,有一定的科学道理。结茧以后,乡间邻里才开始恢复串门,称为“蚕开门”,此时收成已有了一定的把握,蚕月大忙,总算有了希望,因此有一系列庆祝活动,如“望山头”“饮落山酒”“敲蚕花鼓”等等,相互评比蚕茧的质量,设宴庆贺,同时又要祭谢蚕神。这些民间习俗,在明清时期形成,到20世纪20、30年代,随着倡导科学养蚕,才开始逐渐被淡化。

相关合集
  • 苏州民俗

本站声明: 本站《苏州蚕农的习俗》由"知南茶温暖"网友投稿,仅作为展示之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会尽快删除。

本周热门资讯 更多
合集专区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