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料 苏州市 其他 苏州的稻耕民俗
苏州的稻耕民俗

手机扫一扫查看

苏州的稻耕民俗

一键纠错
介绍

因为一年中春天是最重要的季节,所以说春天对于农业的生产非常重要。没有春天的播种,拿来秋天的收成?“不误农时”,这是我们先辈一直以来的遗训,春天正是一年中最重要的农时,如果在春天错过了播种,那么,就要错过一整年。所以自古农民都比较看重春季。

立春以后,我国大都春暖花开,春回大地。立春说明春季已经到来,对于农民们来说,就要开始准备耕田播种了。

苏州有句农谚:“清明谷雨紧相连,早稻地区种秧田”。到了农历的三四月份,江南就到了农忙季节,农民们要做秧苗田、播谷,要锄地、灌水,然后便是莳秧。莳秧就是将长好的秧苗从秧田移栽到水田里面去。苏州人对莳秧非常的重视,他们将第一天莳秧叫做“开秧门”,莳秧结束的那天叫“关秧门”。开秧门这一天,苏州个点的农民大多有喝“开秧门酒”的习俗,菜肴也是很丰盛的,并且一定要吃菜花头干烧肉,里面还要留十到二十根部切断的菜花头干,将它们打成结,代表这一年的稻穗会长的一样大。谁吃到了,大家就要祝贺他“吃到了个大稻穗头”。

过去苏州农村大都雇长工来帮忙耕田种地的,农历三月二十八日看作是长工节,可见这时是最需要长工出力的时候。这一天主人们要好好招待长工,因为水稻田里农活的好坏全掌握在长工的手里。

莳秧结束后,过几天便要进行除草、耥稻、耘稻等田间管理,还要特别注意水、涝、虫等自然灾害。水稻需要充沛的雨水,干旱对于水稻生长的危害最大。所以在古代,一遇到干旱,苏州人们就只能求神拜佛。人们曾经普遍认为,龙王爷是掌管雨水的神物,所以苏州地区的龙王庙特别的多。一遇到干旱,就要向龙王爷求雨。如果遇到了虫灾,人们就会去向驱蝗将军刘猛将祈求。

苏州农民将农历八月二十四日看作是水稻的生日,还要举行“稻生日”的仪式。同时要煮糯米、制作赤豆团等食物来祭祖、祀灶的活动。八月就要收割早稻了,这种祭礼和祭祀所用的食物,充分显示了稻谷丰收后人们对神灵和祖先的感激。

过去苏州郊县的农村,除夕还有“画米囤”的习俗,就是在除夕晚上,用石灰在场上画一个大大的圆圈,画的大圆圈就代表“米囤”。画米囤就得画大,画的越大越好,画的越大就代表后面的收成越好。储存大米的真米囤就越大。还有的地方,如吴江,过年前有“点田财”的习俗。

如果你再深入的去了解,你就会发现,苏州民间从对一些动物的原始崇拜到对龙王爷、猛将的信仰,甚至苏州人民的衣食住行,几乎无不与水稻种植有关,与珍珠似的大米有关。艰难困苦的农耕生活和靠天吃饭的限时,使这种习俗传承了几千年。

相关合集
  • 苏州民俗

本站声明: 本站《苏州的稻耕民俗》由"煞笔才说愛"网友投稿,仅作为展示之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会尽快删除。

本周热门资讯 更多
合集专区 更多